NSX-T 3.1.1基本設定
最近在實作NSX-T建置時發現3.1.1版本後與先前的版本設定上有較大的改變,而且目前網路上能找到相關文章都是舊版本的 ,所以紀錄了新版本的實作過程。
此lab僅作為了解及方便做NSX-T的基本設定,故有許多方面未依照原廠建議作法,例如各個uplink在正式環境至少要兩條做備援、在EdgeVM上fp-eth網卡所使用的portgroup應使用vds switch、正式環境要將各個Manager部署在不同cluster…等。
本次設定範例參考圖,對外實體網段需帶vlan50的tag,圖中的edgeuplink為界接實體網路(vlan50)的N-VDS switch
本次lab全部設定參考圖,要注意實體switch需要調整mtu到1600以上
- 先設定uplink profile決定ESXi要用哪些網卡給NSX使用及Vlan
- 設定Transport zone,決定實體及虛擬流量
- 將vCenter或ESXi host納入NSX Manager
- 設定Edge VM
- 設定與實體網路溝通的Segment(vlan50)
- 創建T-0 Gateway,設定Interface和default route
- 創建T-1 Gateway將要給虛擬機使用的Segment接上
- 在Default Gateway上的設備指static route(要使用的segment)回來,若有需求在T0- Gateway上也能設置ospf或bgp
再來新增兩個Transport zones,TZ-Edge-Uplink-Vlan是實體網路的連接區域,TZ-Internal-Overlay是內部虛擬機的連接區域,Transport zones主要定義各個設備能使用的資源,如本次LAB設定兩個zones,主要是希望各台ESXi在實作時看不到TZ-Edge-Uplink-Vlan這些資源,畢竟VM選擇此段的網路就完全失去建置NSX-T的意義了
完成Transport zones和uplink profile設定後就能開始加入vCenter
也能夠單獨加入ESXi host
加入完成後可以開始設定這些ESXi Host,在3.1.1版本之後原本的controller合併在esxi內了,所以主要部屬元件只有NSX-T Manager、EdgeVM
使用N-VDS,並選擇TZ-Internal-Overlay,此switch是給內部vm所使用的
Tep ip部分能手動輸入,也能設定好ip pool直接套用, 下方網卡的設置會根據uplink
profile有不同的配置
ESXi設定完成後開始部署EDGE VM,部署完再組成
前面主要是設定管理ip和部屬位置故此處跳過,重點是在edge上的設定。
創建一個N-VDS switch,名稱為nsxHostSwitch(與前面ESXi相同),區域選TZ-Internal-Overlay,此switch為內部vm使用
之後再新增一個N-VDS switch名稱自訂,此switch為負責與實體網路界接的部分,基本上TZ-Edge-Uplink-Vlan這個zone只有EdgeVM會使用
這邊要注意edge vm上除了原本的管理網卡,剩餘要記得開trunk並把MTU設置1600
當機器都設定好後各個uplink所代表的vlan,ESXi-Overlay uplink和Edge-Overlay uplink主要負責EdgeVM與各台ESXi建立TEP Tunnel間的通道,Edge-vlan uplink則透過vss與實體網路溝通
接下來新增一段Segments
此segment主要是要界接實體網路的部分,Transport zone選擇TZ-Edge-Uplink-Vlan,讓此N-VDS只能被此zone的成員看見(EdgeVM)
因為此範例lab 實體網路部分是vlan50,故在vlan這邊設定50
自定義名稱,選擇設定好的edgecluster
編輯interface,此interface是要用來跟實體網路的gateway進行溝通的
自定義名稱,選擇edgeuplink segment
設定完interface之後要設定default route
設定完後再新增t-1 gateway,此gateway界接各個segment的vm
接著再新增vm要用到的segment,gateway連接到t-1 gateway,trapsport zone選擇TZ-internal-Overlay,並定義網段
留言
張貼留言